筒瓦作为传统建筑屋面的核心构件(多为陶土、琉璃或混凝土材质),日常保养的核心是防渗漏、防破损、防风化腐蚀,延长其防水和装饰寿命,具体注意事项如下: 一、定期巡检与清洁维护 常规巡检频次:建议每季度全面检查一次,雨季、台风、暴雪等恶劣天气后增加巡检次数,重点关注筒瓦的完整性(有无开裂、破损、脱落)、搭接处的密封性及屋面排水情况。 清洁要点: 及时清理瓦面及瓦缝中的落叶、枯枝、灰尘、杂草等杂物,避免杂物堆积堵塞排水通道,导致雨水淤积浸泡瓦体,加速老化。 清理时采用软质工具(如扫帚、毛刷),避免使用坚硬金属工具刮擦瓦面(尤其琉璃瓦,易损伤表面釉层);若瓦面有顽固污渍,用清水冲洗,严禁使用强酸、强碱清洁剂,防止腐蚀瓦体材质。 二、防渗漏与搭接处防护 搭接部位检查:筒瓦的防水效果依赖于瓦片间的紧密搭接,需定期检查搭接处是否松动、移位,若出现缝隙,及时用防水密封材料(如古建筑专用灰浆、耐候性密封胶)填补,避免雨水从缝隙渗入屋面结构。 防水层辅助维护:对于铺设了防水层的屋面,需检查防水层是否与筒瓦贴合完好,若防水层出现老化、开裂,需及时修复或更换,避免防水层失效导致雨水渗透,进而损坏筒瓦和屋面基层。 排水系统保障:确保屋面天沟、檐口的排水坡度符合要求,清理排水口的杂物,防止积水长时间浸泡筒瓦根部,导致瓦体酥化、破损。 三、防破损与结构加固 物理防护:禁止在瓦面上行走(必要时需铺设木板分散受力),避免踩踏导致筒瓦断裂、脱落;防止高空坠物(如树枝、建筑材料)撞击瓦面,可在屋面周边设置防护网。 松动瓦片处理:发现松动、移位的筒瓦,及时重新铺设固定,对于陶土等脆性材质的筒瓦,操作时轻拿轻放,避免二次破损;若瓦片出现轻微裂缝,可采用专用修补剂填补;破损严重的需更换同规格、同材质的筒瓦,确保屋面整体完整性。 基层结构检查:定期检查筒瓦下方的望板、椽子等基层结构,若出现腐朽、变形,需及时加固或更换,避免基层失稳导致筒瓦大面积脱落。 四、防风化与材质针对性防护 不同材质的养护重点: 陶土筒瓦:避免长期处于潮湿环境,定期检查瓦体是否有酥化、粉化现象,可每隔2-3年涂刷一层古建筑专用保护剂,增强抗风化能力。 琉璃筒瓦:重点保护表面釉层,若釉层出现剥落,及时用专用釉料修补,防止内部胎体受潮腐蚀;避免尖锐物体划伤釉面,影响防水和装饰效果。 混凝土筒瓦:检查表面是否有裂缝、起砂,定期涂刷混凝土保护涂料,防止雨水渗透导致内部钢筋锈蚀,破坏瓦体结构。 极端环境防护: 高温暴晒:可在屋面周边种植绿植遮阳(避免根系破坏屋面),或定期检查瓦体是否因热胀冷缩出现开裂,及时修补。 低温冻融:冬季来临前清理瓦面积水,避免结冰膨胀导致瓦体破裂;积雪后及时清理积雪,防止积雪重量过大压损筒瓦。 沿海高盐雾环境:增加巡检和清洁频次,定期用淡水冲洗瓦面,去除盐雾残留,涂刷耐盐腐保护剂,防止腐蚀。 五、长期闲置或老旧建筑的特殊保养 长期闲置建筑:定期通风除湿,避免屋面内部潮湿导致筒瓦霉变、基层腐朽;若屋面出现破损,及时修复,防止雨水长期侵蚀扩大损坏范围。 老旧建筑筒瓦:对于具有历史价值的古建筑筒瓦,建议委托专业机构进行养护,采用传统工艺修补或更换,保留建筑原有风貌;定期进行结构安全检测,制定针对性的养护方案。 六、保养禁忌事项 严禁擅自改变筒瓦的铺设方式或更换非适配规格的瓦片,避免破坏屋面的防水结构和整体稳定性。 避免在瓦面附近动火(如焊接、焚烧杂物),防止高温损坏瓦体,尤其陶土、琉璃瓦易因高温开裂。 不建议在筒瓦表面随意涂刷非专用涂料,避免涂料与瓦体材质发生反应,导致瓦面脱落、透气性变差。